防撞軟包醫療床需結合醫療環境的特殊安全需求和患者護理的實用性,其功能設計應涵蓋以下核心方面:
?? 一、軟包醫療床安全防護功能
高強度防撞緩沖
材料要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棉(密度≥96kg/m3)或環保復合納米棉作為填充層,厚度≥20mm(推薦25mm~30mm),防撞能力需達120N~150N沖擊力,確保患者頭部、肢體碰撞時有效吸收動能
結構設計:床體邊角、護欄及床頭尾板需全覆蓋軟包,采用弧形或圓角處理,避免棱角磕碰;護欄需實現“一鍵式防夾手”釋放,降低護理操作風險
阻燃防火性能
軟包表層需使用B1級阻燃人造皮革(如航空級耐刮皮革),芯材達到A級防火標準(如歐文斯科寧棉),符合國標GB 8624-2012要求,遇火自熄且不產生有毒煙霧
抗菌防霉與環保安全
材料需通過國標GB 18580-2001 E0/E1級環保認證,甲醛、VOC未檢出;表面覆防水涂層(密閉泡孔結構),防潮防霉,支持醫用消毒劑反復擦拭
床架金屬部分應做抗菌粉體噴涂,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 二、醫療功能適配
體位調節與穩定性
電動調節系統:背部傾斜0°~65°、腿部0°~35°,整體升降范圍580~990mm,配備備用電池,斷電時可維持10小時基礎操作
承重與穩固性:整床承重≥250kg,腳輪采用PU聚氨酯材質、帶中控剎車,避免移動時側翻
防褥瘡與舒適性
床墊需采用三明治結構:高密度棕墊(3cm)+減壓海綿(5cm,密度≥70kg/m3),外包防液滲透的醫用帆布,適應床體彎曲且久睡不變形
可選配電動防褥瘡系統:氣墊床模式支持交替壓力(15~40mmHg)、坐姿模式切換,降低長期臥床壓瘡風險
醫療設備兼容性
床體預留6個引流鉤、4個點滴架插孔及自助拉桿插槽;可兼容骨科牽引架、神經外科頭架等手術配件
?? 三、軟包醫療床衛生與維護便捷性
易清潔設計
軟包表面無縫拼接,支持濕布+清潔劑直接擦拭;可拆卸床罩需耐受90℃高溫水洗(如銀離子抗菌床罩)
床下配置擱物架,避免雜物堆積滋生細菌
耐用與維護成本
軟包耐刮耐磨達QB/T 2537標準5級,使用壽命≥10年;金屬框架經22道電泳防銹處理,長期使用不生銹
?? 四、輔助功能優化
吸音降噪
軟包需具備寬頻吸聲性能(隔音系數≥30Rw),減少醫療設備噪音及患者情緒波動引發的喊叫回聲,尤其適用于精神科或ICU
智能安全監測(進階選項)
集成碰撞傳感器:實時監測床體移動軌跡,遇障礙物自動預警或制動,防止醫護操作中碰撞設備
?? 功能體系總結
類別 | 核心功能 | 技術參數/標準 | 設計意義 |
---|---|---|---|
安全防護 | 緩沖防撞 | 厚度≥25mm,抗沖擊≥120N | 防止患者自殘或意外碰撞傷害 |
防火阻燃 | B1級皮革 + A級芯材 | 降低火災風險,離火自熄 | |
醫療適配 | 體位電動調節 | 背部0~65°、腿部0~35° | 支持治療體位與護理操作 |
防褥瘡系統 | 氣墊交替模式 + 減壓海綿 | 減少長期臥床并發癥 | |
衛生維護 | 抗菌防水表面 | E0級環保 + 防水密閉泡孔 | 杜絕交叉感染,耐受消毒劑 |
模塊化拆洗 | 可拆卸床罩耐90℃高溫 | 降低院感風險,維護便捷 | |
輔助性能 | 吸音降噪 | 隔音系數≥30Rw | 營造安靜治療環境 |
智能防撞(選配) | 移動傳感+自動制動 | 預防設備碰撞損傷 |
?? 實施要點
驗收標準:安裝后需進行沙袋撞擊測試(50kg沖擊)、阻燃噴槍實驗(30s不蔓延)、VOC釋放檢測(EN 717-1標準)
配套延伸:若用于留置病房,需同步安裝墻面軟包(1250×2450mm規格)+ 地面防撞地墊(10mm紅色PVC),形成全域防護系統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